张老师
财富值:0
小故事大道理
李涵 徐 温州市教育局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43
李涵 徐
温州市教育局
三下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要求读三本关于寓言的书,分别是《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本次微课以《中国古代寓言》为切入口,针对阅读前、阅读时、阅读后进行全程指导,促进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从而有效阅读。
三下“快乐读书吧”《伊索寓言》整本书阅读
杨玉素、 温州市教育局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89
杨玉素、
本册“快乐读书吧”主要为学生推荐中外寓言故事,包括《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三本。该视频主要为学生讲解《伊索寓言》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分为“导读课”“交流课”和“推进课”。三个视频以系列化的形式带着儿童阅读,从阅读方法的指导到阅读分享、交流,再到推进、实践运用,深入浅出,内容丰富。
《我是传统节日宣讲员》
章淑静 温州市教育局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90
章淑静
根据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要求,设计语文项目化学习内容:走进传统日,争做节日宣讲员。
习作《国宝大熊猫》
金潇帆 温州市教育局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42
金潇帆
本单元习作的话题是“国宝大熊猫”,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查找信息,并尝试整合有关信息,写一写大熊猫。教材安排了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教材首先提供了关于大熊猫许多小朋友都想了解的三个问题,使得本次习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三个问题分别指向类型、分布地区、价值三方面,也提示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指向着熊猫的不同方面,激发学生继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写大熊猫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帮助学生选择习作内容。文中的表格为学生从几个方面介绍熊猫提供了一个视觉思维支架。本次习作还提示学生去搜集熊猫的资料,尝试整合信息。这是本单元的写作要素强调的内容,搜集信息、整合信息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整合信息是有难度的,因此学习整合信息是我这次组织教学的重点。通过创设“温州动物园熊猫馆讲解员”的情境,激发学生从多个方面介绍大熊猫的兴趣。通过“选一选、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尝试进行资料的筛选、重复信息的精减、口头语言的转换,初步学习整合信息。根据“选一选、减一减、换一换”以及创造性评价四个评价标准,学习有针对性的评价,尝试进行自评、互评,并进行修改。在段的基础上形成篇章,在篇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调整内容、中心突出、表达生动。最后竞聘金牌讲解员完成终极任务。
习作:国宝大熊猫
邵谢欢 温州市教育局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44
邵谢欢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里指出,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需要,满足生活交流沟通需要。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国宝大熊猫》正是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范畴。编者在第七单元导读中也提出要求: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重点同样是观察并整合信息,清楚介绍感兴趣的内容。课标、单元导读、单元习作要求,一脉相承,三者不谋而合,为本次微课习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明确本次单元习作要求:围绕关键词,搜集并整合信息,清楚、准确介绍大熊猫。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以练写段落为主。大部分学生对大熊猫虽然有些了解,但他们不一定有兴趣去介绍,更别说清楚介绍了。唯有让习作真正与他们相关,与当下的真生活联结在一起,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激发表达的欲望——向外国小朋友介绍国宝大熊猫。同时,整合信息室根据需要收集、筛选、整理信息的一个过程。学生已经具备了根据问题收集信息的能力,那么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去掉难懂的、删去无关的信息,然后将信息进行整理;加上“我”和“你”向读者介绍,增加交流互动感。同时,学习《海底世界》的表达形式,从事物的几个方面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抓语文要素进行迁移介绍大熊猫;再学习句子间的连接方式——有直接说、比较、提问,在情境中模仿《海底世界》的构段方式,让学生经历习作的认知、实践、迁移的过程。最后,在情境中——争当熊猫推广大使进行运用,利用信息用自己的话连起来准确、清楚地介绍大熊猫。
习作《奇妙的想象》
黄晓丹、 温州市教育局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28
黄晓丹、
第一课时通过学习例文,习得合理想象的方法,要有神奇的事物,顺着事物的特点想,奇妙的经历,倒着想象。通过复习学过的课文,来巩固所学方法。 第二课时,让学生了解命题的方法。借助上节课学习的方法,来合理想象,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梳理写作内容,为习作打下基础。借助评价表,让学生清晰写作方向。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黄琳琳 温州市教育局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53
黄琳琳
整合《蜜蜂》这篇课文,仿照《蜜蜂》一文,抓顺序词将实验写有序,加动词串将实验写具体,补想象将实验写生动,添感受将实验写细致,用数据将实验写准确。在习作完成后,借助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学修改符号,习作评议,用规范符号修改习作。
按序巧思添亮点,记录实验有妙招
卢婕妮 温州市教育局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25
卢婕妮
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为:“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这一表达训练要素与单元人文主题相契合,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善于发现的能力。本次微课第一课时针对目标“如何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设置,旨在利用实验记录表,指导学生在按序记录的同时加入独特的思考。第二课时指导学生调动感官,生动有趣地描述实验现象。第三课时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为全文添加亮点。 除此之外,微课提示学生写完后与同学进行互相评价并修改,从“写清楚实验过程”“词语运用合适”两个方面进行重点评价,尝试运用园地中新出现的“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结合评价结果进行修改。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葛颖颖 温州市教育局
葛颖颖
《这样想象真有趣》是统编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该微课由三个短视频组成。微课一动物大变身,带领学生置身想象空间,目睹神奇的动物王国里的动物失去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完全相反,大胆想象动物变身后的样子。微课二事情挑出来,带领学生观看剪辑的《极速蜗牛》的电影片段,借助云翅图习作支架概括事件,选择碰上好运或者遭遇麻烦创编故事情节,丰富奇特的经历。微课三故事编起来,带领学生跟着课文习得三个小妙招“形象的声音,夸张的动作,有趣的表情”修改习作,编写有趣的题目和有理的结尾,完成完整的故事。整个作品引入学习小伙伴和做课老师展开对话,结合范例,最大程度呈现课堂的真实性。
奇妙的想象
王和丹 温州市教育局
王和丹
《奇妙的想象》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从单元视角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从文本内容看,本次习作的主题是“奇妙的想象”,任务是写一个想象故事。本次习作则是对本单元所学的综合运用。本课例,围绕“奇妙的想象”,从故事题目我来定、故事情节我来绘、想象故事我来写三个方面展开,运用“抓特点想象”、“倒影着想”的方法,加上“创造不存在”的事物、拥有“奇异的经历”、寄托“美好的愿望”三个锦囊妙计,让学生的想象更大胆,更奇特,发展了学生想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样想象真有趣
庄星培 温州市教育局
庄星培
鼓励学生根据提示,选一种动物做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初步培养求异思维.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李婕 温州市教育局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34
李婕
《这样想象真有趣》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习作。本次习作要求是“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能根据提示,大胆想象动物们失去原来的特征或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时,它们会去哪里,会遇到谁,会有什么奇特经历,努力把奇妙、夸张的故事情节写清楚,表现想象的有趣。
《习作:奇妙的想象》
陈海雪 温州市教育局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36
陈海雪
《习作:奇妙的想象》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本次单元习作的任务是写一个想象故事。单元习作的第一部分,提供了7个题目,旨在以富有想象力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习作思路。第二部分,提出习作的具体要求。首先对习作范围作了说明,可以选教材中的题目来写,也可以自拟题目。然后强调了本次习作最主要的要求:想象要大胆。最后对习作交流提出要求,完成习作后要交流分享,互相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最后建议开辟专栏展示习作,扩大交流范围,使学生获得习作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习作的热情。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蔡文怡 温州市教育局
蔡文怡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指导微课。系列微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指导学生审题,确定人物特点并选择典型事例;第二部分主要通过“放大表情”、“放慢动作”、“放入对比”三个小妙招指导学生将人物特点写具体;第三部分主要引导学生从“关键部位”、“特定物品”、“身形着装”等方面有选择地进行外貌描写,使外貌描写也为人物的特点服务。
《这样想象真有趣》
王琼赛 温州市教育局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69
王琼赛
《这样想象真有趣》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单元习作。这两堂课上,两位老师采用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选取一种动物为主角,大胆想象由它的特征变化带来的经历变化。 老师们出示了视频故事《山羊变圆了》和图片故事《青蛙会飞了》,既拓宽了学生想象的路径又为后面的编写"故事串"做了隐性指导。学生编写"故事串"后,又借助"有趣指数"评价图表以及四张小伙伴们的"故事串"单来引领学生把故事串编有趣编独特,并尝试修改。 接下来,两位老师引导学生完成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借助“故事串”,按一定的顺序把故事情节拉长,将故事写清楚。 习作讲评时,小伙伴写的故事《冠军猪》以及老师的下水文引领学生体悟:要想让故事吸引人,得让故事中的动物“动起来”、“说起来”、“xiang”起来等。并即时带领学生用上这些妙招修改《冠军猪》。当然,还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以及获得的妙招修改自己的故事。 视频的最后老师们还公布自己的邮箱号,鼓励学生写好、改好故事进行投稿,并把优秀的故事编进期刊与大家共享。
陈慧君 温州市教育局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1158
张娅媚 温州市教育局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227
张怡、项 温州市教育局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148
郑远思 温州市教育局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