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活动《百变滑板车》起源于在进行现代化装备幼儿园评比时,教师组织幼儿对园内的体育器械进行大清点。在调查的过程中,幼儿对园内缺乏滑板车提出了想法,大家一致认为可以制作一辆独一无二的滑板车。在项目行进过程中,做好的滑板车在第一次测试时,车身和踏板“散架”了,由此便诞生了第16课时《固定滑板车》。
本活动走进木工坊,孩子们运用木工技术来制作自己心目中的滑板车。通过“发现问题-调研设计-实操制作-调试优化-分享评价”一系列活动流程,打破学科间的界限,让知识“流动”起来。在相互作用、碰撞中,多层次地培养了孩子的技能、认知和思维能力。在木工坊内,通过教师讲解、视频学习、家长课堂等多元形式,幼儿逐渐掌握一些常用木材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探究了制作木制滑板车的程序和步骤,运用木工技术解决了自己的“真问题”。
教学策略实施如下:
1.同伴学习。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同伴之间的学习更接近幼儿的思维,遇到困难时,同伴给予的点子,提的意见能更快理解并完成。
2.家长助力。幼儿与家长一起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商讨并记录下可以固定滑板车办法及工具,如木块固定法、合页固定法等。在幼儿遇到相同的困难时,自然而然的将学到的办法嫁接到困难上。
3.教师支架。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以观察者的身份,记录幼儿遇到的困难,通过集体活动解决共性问题。幼儿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逐渐积累木工经验,学科素养知识,无疑是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避免浪费很多无用的时间。
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更关注幼儿的真实表现,更重视幼儿的想法与感受等内在的精神状况、能力变化、以及在肢体语言、设计图、口头表达上的外在反映,让幼儿进行调研、设计、制作,充分发挥幼儿潜在动能,进行深度学习,帮助幼儿全方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