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_自制望远镜演示器_学生作品
0.0(0人评)
浏览次数:774 收藏次数:0 上传时间:2023-05-30 10:47:12

下载

收藏

点赞

Hi, 我是AI学习小助手, 点击生成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自制望远镜演示器

责任教师:杨谊 单位机构:乐清市北白象镇茗西学校

课程简介:

在七下科学课本上有制作望远镜的课后作业,为了更直观了解望远镜,我们开始了自制实践。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拉近远处物体,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望远镜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成的像,放大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小物体。
我们学习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那么望远镜的原理是怎么的呢?  
 
制作步骤:
选择物镜和目镜。我们选用了直径为10厘米的凸透镜和3厘米的凸透镜。焦距分别为45厘米和5厘米,大致可以放大9倍。
设计镜筒。采用110毫米的PVC和75毫米的PVC管做成两节,一节是物镜筒,一节是目镜筒。这样便于调节焦距,以适应视力不同的人观测。我们再3D设计,打印零件,以便让目筒既能插入物筒,又能贴得比较紧,便于前后调节焦距。
物镜筒的制作。先找一根直径110毫米PVC管。然后3D打印与75mmPVC管的接口。
目筒的制作。找一根直径约75毫米圆管做目镜筒。
安装镜片。为了便于制作,我们要使物镜和目镜的主光轴都落在镜筒的中心线上。在镜片没有完全固定好之前,就进行一些简单的调整。
 
调试,我们可以把初步装上物镜的筒对准远处的物体,转动目镜筒,如果远处物体的像都能落在目镜中央,这就说明物的主光轴成功地落在了筒的中心线上,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物镜、目镜固定下来。
同理,也可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制成伽利略式望远镜。
利用PVC管和PVC光路图,将光学原理直观演示,便于科学分析和理解,整个装置,成本低、准确度高,调节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