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药医探百草
姜桦婧 温州市第二幼儿园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1714
姜桦婧
温州市第二幼儿园
中草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也是幼儿感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活教材。为了让幼儿探知中草药的生长特性、作用,感受传统中药学的魅力,我们开展了关于中草药的课程,并对幼儿的前期经验以及兴趣点进行调查。发现幼儿对于中草药哪里来、中药晒干之前什么样、中草药有什么作用......一系列问题有很大的兴趣。基于幼儿的兴趣点和存在的教育价值,我们的中草药探索之旅就此开始。
《纸来纸趣》
郭燕青 温州市第二幼儿园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1593
郭燕青
“纸”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常常看到幼儿有浪费纸的现象,对纸的种类、特性、用途以及纸的由来并不是很了解,但我们身边很多东西都是纸制品,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纸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例如: 纸是树叶做的;纸是树皮做的;纸是废纸做的······既然孩子们对造纸的兴趣很高,我们立即抓住孩子的兴趣点,进行了活动,再以染纸以其色彩独特的印染效果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活动摒弃了以往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了幼儿自主探索、主动操作、教师讲解提等方法进行一次纸的旅行,感受纸带来的不同的趣味。
拓展性劳动课程《一起叠叠乐》
徐璐 温州市第二幼儿园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1817
徐璐
在幼儿园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提到: 引导幼儿在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微课“趣”叠吸汗巾、袜子、衣服,以各种好玩容易记的方法去的命名,激发小朋友收纳吸手巾的兴趣在看一看、做一做中轻松掌握叠吸汗巾、袜子、衣服的办法并体验了劳动的快乐。
趣探皮影
孙倩 温州市第二幼儿园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1531
孙倩
在《光与影》主题活动中,幼儿对课程《皮影戏》非常感兴趣。区域活动时,幼儿会在纸艺区制作皮影人偶,并用科学区的手电筒表演皮影戏,基于幼儿的兴趣特点,并结合我园园本纸艺课程,教师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开展项目化纸艺活动——趣探皮影戏。
铝箔纸艺术——苗族首饰
何艾妮 温州市第二幼儿园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1041
何艾妮
本课程缘起于大班上学期国庆节活动,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认识了56个民族的各类特色服饰,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对于苗族银光闪闪的传统首饰体现出了非凡的兴趣。 苗族首饰的特征与铝箔纸呈现效果接近,孩子们萌生了使用铝箔纸代替银片制作苗族首饰的想法,教师因势利导生成了《铝箔纸艺术——苗族首饰》课程。在这一课程中,全面发展了幼儿搓条、打孔、拼接、镂空等手工技能,促进了大班幼儿精细动作的进一步发展,激发了幼儿对我国民族历史的兴趣与自豪。 希望幼儿在自由的兴趣导向下,通过自主的课程学习,激发创作自信,成为美学创作的我自己。
神奇浇花器
金芍希 温州市第二幼儿园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1062
金芍希
在国庆七天放假期间,因为没有人给幼儿园的植物浇水,植物角的植物都变得奄奄一息,孩子们见状很惋惜,并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能让植物在假期也浇到水呢?没有人给植物浇水的问题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并且是真实困扰他们的问题。为了解决中二班放假不在园时植物缺水的问题、基于幼儿的兴趣、已有经验以及教师考虑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及课程实施的价值,我们生成了课程故事《神奇浇花器》。
“趣”玩迷宫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789
在以迷宫为主题的自主游戏中,幼儿在迷宫游戏中遇到了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会发现幼儿在解决各种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时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从不断试误发展到尝试更系统地解决问题。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提升。多多提供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相信幼儿并放手让幼儿去面对困难和问题。或许在解决问题过程并不是很顺利,结果并不符合我们的预期,但是,过程重于结果,幼儿亲身去经历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但已经是一种收获与成长!
种植园的那点小事情
林诺楠 温州市第二幼儿园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928
林诺楠
在一场植树节活动中,大三班的小朋友收到了一封关于“种子” 的信。因为这封信,孩子们开始了一场关于种植园的旅程.....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影子的畅想
全瑞棋 温州市第二幼儿园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1168
全瑞棋
课程理念:《指南》指出“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从自然光到人造光,千变万化的影子让孩子们感觉到好玩与新奇,激发孩子们探索的欲望。 因此,我们利用光·影带领孩子们走进一场纸艺创作畅想,不仅让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时也发展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养蚕记
李高丽 温州市第二幼儿园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2071
李高丽
本微课聚焦一名在幼儿在养蚕过程中他们花大量的时间观察蚕宝宝的习性 和行为。真实的兴趣是游戏的前提。视频中幼儿会提出问题,请求参与照顾和喂 养蚕,并对蚕产生情感依恋。当幼儿意识到蚕宝宝和他们一样是有生命的,他们 便能够从蚕宝宝的角度考虑其生存所需,感知生命的存在与逝去。教师作为幼儿 活动的支持者与引导者,用自己的智慧去引导儿童真正地发展,真正立足游戏的 兴趣性、真实性、问题性、探究性,这是需要老师通过观察不断追寻、不断思考、 不断实践的过程。
小小管道工
陈茜茜 温州市第二幼儿园
评分0.0 (0人评) 收藏1 浏览3059
陈茜茜
本微课的题材是以《小小管道工》游戏故事为例,挖掘幼儿在探索游戏中的深度学习。展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深度学习的多种特征,了解作为教师要怎样支持孩子们的深度学习。
小豚鼠你喜欢吃什么 微课程
刘佳慧 温州市第二幼儿园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2118
刘佳慧
本微课程适用的对象是小班幼儿,开发目的旨在挖掘幼儿的科学探究品质,使幼儿产生自发性的提问,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在观看本次微课程时,观众可以一同猜一猜豚鼠喜欢吃哪些食物。本课程的特色在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研究对象为小豚鼠,非常可爱且少见,十分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从零开始探究豚鼠的对各类食物的喜好程度,也能极大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获得科学探究的成就感。
小车迷的公交之旅
白依纯 温州市第二幼儿园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2094
白依纯
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次的微课程视频聚焦扮演公交司机的幼儿,从幼儿游戏中表现出的行为着手,探寻幼儿游戏中蕴含的学习品质,并总结教师对幼儿游戏回想的个性化指导策略和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