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有机合成
责任教师:张孟文
单位机构:浙江省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姓名 | 所在单位 | 学科/专业 |
张孟文 | 浙江省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
微课程《有机合成》包括三个阶段,六个主题。初步探索阶段包括一个主题:有机合成初揭秘,引导学生了解一下有机合成的概念、历史、有机合成路线的组成;深入探究阶段包括三个主题,分别是官能团引入策略 、碳骨架构建分析 、路线图书写实践 ,这三个主题带领学生们寻找到简单有机合成的破解钥匙;提升落实阶段包括两个主题:微项目延伸探究和典型题赏析讲解,这两个主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了解高考的考题形式及解题方法,让学生将所学内化成为一种能力。
在设置微课程时,考虑到逻辑性的需要,我还是决定把合成路线的设计与实施放在了引入官能团和构建碳骨架的后面,但是把教材中引入官能团和构建碳骨架的讲解前后换了位置,因为引入官能团的知识其实就是对第二章知识和第三章前四节知识的一个小结回顾,难度不是很大,构建碳骨架比较难;合成路线的设计与实施中用到的典例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放在了构建碳骨架的课后思考题当中,让学生先感受一下合成路线的书写和逆合成分析方法,即便想不到逆合成分析方法也无妨,刚好为下一主题合成路线分析提供一个预设的问题。为了能跟选考的难度形成良好的衔接,我设置了两个主题来对本节前面的内容进行整合提升,其中主题5进行了项目化设计,让学生扮演成一个药物合成研究员,完成一个生活中常用的降压药“拉西地平”的合成路线设计,应用到了逆向合成分析方法以及陌生方程式的书写等,然后衔接到主题6,让学生找到自己所学与选考有机化学的考查的关系及解答有机合成综合推断题的一般方法,实现一个比较流畅的契合。
每个主题都根据教学参考意见、学情和内容设置了学习目标,每个主题后都设置了或巩固或拓展或衔接下一主题的思考问题,让整个微课程更加完整更加流畅。